官方電話:0431-85641085
官方網址:http://www.jlart.edu.cn/ 招生網址:http://zsb.jlart.edu.cn
吉林藝術學院是東北三省唯一一所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學院前身萌發于1946年的東北大學魯迅文藝學院,1958年組建吉林藝術專科學校,1978年更名為吉林藝術學院,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獲批吉林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20年成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建設高校。
學院地處得天獨厚的城市中心繁華地帶,擁有表演、造型、綜合、城市藝術四個校區,設有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戲劇影視學院、舞蹈學院、新媒體學院、動漫學院、藝術教育學院、藝術管理學院、流行音樂學院、戲曲學院、長春電影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基礎部和附屬中等專業學校等15個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學院“培養人才的搖籃、傳承文化的基地、藝術創新的源泉、引導審美的窗口”的辦學功能日益彰顯。
學院秉承傳統,弘揚優勢,遵循藝術高等教育規律,積極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和“創新型藝術人才培育工程”,確立了“項目帶動教學、科研深化教學、展演促進教學、實踐檢驗教學”的理念,努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藝術人才。目前擁有42個本科專業,基本涵蓋了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內的所有藝術類專業,其中音樂學、繪畫、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廣播電視編導等10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等10個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有4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0門省級一流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36門省級優秀課程;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教育實踐基地、1個省級吉劇人才培養基地。擁有藝術學門類的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戲劇與影視學、設計學全部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藝術、新聞與傳播、風景園林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均為吉林省“十三五”特色高水平學科,其中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為省一流學科。有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平臺23個,其中國家級平臺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級以上科研平臺數均位居國內地方藝術院校前列。
學院擁有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梯度完整、德才兼備”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833人,其中專任教師566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69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92人。聘有國內外客座教授、兼職教授百余人。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專家4人;吉林省高級專家2人,長白山人文社科領軍人才1人,長白山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拔尖創新人才12人,省突出貢獻專家13人,長白山技能名師8人,省優秀教師3人,省教學名師9人,省教學新秀4人。擁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個、創新團隊4個。
近年來,學院科研、教學成果顯著,先后主持研究了一大批國家級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等,獲批國家藝術基金57項,數量居全國申報高校前列。在國家級各類高水平藝術展演活動中,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3項,中國音樂“金鐘獎”3項,全國美術作品展金、銀、銅獎6項,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校園戲劇獎)6項,中國紀錄片“十佳”4項,中國動漫“金猴獎”4項。在省部級高水平藝術展演活動中,先后斬獲中國戲曲梅花獎、“桃李杯”舞蹈大賽銀獎,中國油畫展藝術獎第一名、CCTV服裝大賽金獎、國際拉赫瑪尼諾夫大賽最佳歌劇演唱獎、“中國好聲音”冠軍等各類獎項、榮譽百余項。
多年來,學院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藝術人才。他們中有的已成為優秀的文化藝術管理者,如國家文聯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長董偉,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原副院長楊靜茂,星海音樂學院原院長唐永葆,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劉紹勇等;也有杰出校友在其所從事的藝術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中央歌劇院院長、交響樂團首席劉云志,中央民族樂團團長、琵琶首席趙聰,著名作曲家唐建平、王丹紅,中國舞協副主席、舞蹈家王曉燕,著名畫家王曉明、賈滌非、趙開坤,著名作家、吉林省作協主席金仁順,著名影視演員侯天來、張凱麗、許文廣、趙明明、閆學晶、丁海峰、王韋智、楊童舒、張曉龍、國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銘鑫,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燈光設計袁京男等;2017年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導演李路等6位主要演職人員均畢業于我院。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間的藝術教育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2所著名藝術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建有中俄高校藝術交流基地和中俄藝術高校聯盟兩個國家級中外人文交流平臺。中俄高校藝術交流基地已連續舉辦14期俄羅斯藝術大師班,中俄藝術高校聯盟已連續舉辦8期中俄藝術高校聯盟系列活動。目前學院已與英國胡弗漢頓大學、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英國德比大學開展了2+2、3+1的本科學生聯合培養項目,還同澳門城市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開展學生交流。常年邀請眾多的國際高水平藝術家來我院講學,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與交流機會,拓展學生的國際藝術視野。
學院積極主動服務社會和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成功設計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得到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的高度評價;組織牽頭人民大會堂吉林廳設計、國慶五十、六十、七十周年吉林彩車設計制作、上海世博會吉林館主題陳述方案策劃、設計和宣傳片制作,負責“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開閉幕式、全國冬運會等的視覺形象設計,舉辦承辦首屆全國平面設計大展、中國寫意油畫雙年展、全國藝術纖維展、長春國際鋼琴藝術節、長春國際雕塑展、長春國際陶藝作品展等;參與東博會、汽博會、農博會、國際電影節、國際動漫節等重大展會,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好評。
學院注重繁榮社會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在服務社會、開放辦學的理念指導下,不斷推動藝術走進社會、走進大眾、走進生活。以師生校園文化藝術節為載體,結合“高雅文化進社區”和“百校美育工程”兩項品牌實踐活動,每年不間斷舉辦音樂會、設計作品展、繪畫展、話劇小品、舞蹈專場等活動千余場,免費接待社會群眾10萬余人次,受到了社會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廣泛贊譽。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76年櫛風沐雨,76年輝煌征程,今天的吉林藝術學院正秉承“博學、求真、至善、盡美”的校訓,發揚“尊重藝術個性、完善社會人格”的藝術教育理念,朝著“特色鮮明、充滿生機活力、國內一流藝術大學”的目標不斷邁進。